热门关键词:上海雕塑 上海3D打印 美陈制作 广告道具 浮雕制作 道具制作 橱窗展示
联系人:韦经理
邮 箱:1156743471@qq.com
电 话:155-8880-8889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纪鹤公路5348号北3层
【官媒-科技日报报道 记者冯羽】1月27日上午,原创大型铜制浮雕《生还者之歌》开幕仪式在北京犹太人侨民纪念碑举行。源自以色列等欧洲各国驻华总领事机构代表及直系亲属、中外民间著名人士等80余人出席。
浮雕《生还者之歌》结构设计意念源自短篇小说家凯拉的撞名短篇小说。出生于北京的美籍短篇小说家凯拉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犹太人在北京题材的诗歌创作与研究,已陆续出版发行相关主题图书。其犹太人在北京系列中篇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晓人中文翻译,出版发行后在欧英国家尤其在犹太人当今世界受到高度高度关注。其中,短篇小说《生还者之歌》是以荷里活编剧乔纳森·奥布赖恩一家战前在北京的真实日常生活为蓝本,讲诉其父亲彼得与母亲朵拉在北京恋爱结婚,并在艰难动荡的岁月中,奋斗实现北京梦的故事。经典作品通过跌宕的情节,充分展现出犹太国民对北京的感情,被学者、新闻媒体与读者称为北京版《经典电影》。
此次开幕的浮雕《生还者之歌》是由浮雕家吕旗彰结构设计制作。浮雕长2.8米,宽1米,高2.6米,以象征主义画法,刻画了1948年乔纳森·奥布赖恩同父母站在舰桥上恋恋不舍告别北京的不朽瞬间,塑造出漂泊异乡的犹太人把北京视为凉爽故乡的真实写照。
凯拉以文学、音乐与艺术形式向当今世界展示北京开放、宽容的卫星城情操。当前,全当今世界依旧笼罩在禽流感的阴云中,浮雕《生还者之歌》延展出的凉爽、忠贞、珍视与希望的光芒,将帮助人们谨记中华文明与犹太国民族之间的友谊。
凯拉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她与朵拉和乔纳森交往的经历,会说北京话的朵拉生前多次提出想再回北京看看,却作罢,老人家在95岁年老时于英国去世。今天这个以他们全家为代之的经典作品在北京问世也算是带她回北京了,我们永远留下他们在北京的这么一个情景。作为六次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乔纳森,也是荷里活的传奇,他也在写北京的自传, 凯拉说。
此前,乔纳森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为能在北京日常生活感到无比自豪,中国国民非常和善,这是一座有意思的卫星城,这个浮雕纪念了我的一生,不仅仅是荷里活的日常生活,更是我人生最开始的点滴。
1月27日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设立的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以色列驻北京副总总领事茉馨在现场表示,这个纪念日对于全当今世界的犹太人来讲都具有深远意。二战期间犹太人为了逃避大屠杀而颠沛流离,中国是那个时期唯一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北京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投奔而来的犹太人提供了庇佑。我们犹太人、以色列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和北京对我们的恩情,也有许多犹太人后来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贡献了力量。在今天纪念日举办这个活动,我们不只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要放眼未来,继续传递友谊。
以对外讲好犹太人侨民在北京的故事为契机,与当今世界国民共同珍视历史、珍爱和平,北京犹太人侨民纪念碑与匈牙利驻华总总领事馆合作,于1月27日下午启动《V4国家摄影师视角下的当今犹太人文化》图片展。
V4国家,即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是由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组成的次区域组织,在二战中四国的大批犹太人惨遭德国纳粹屠杀。本次展览由四国联合参与,展示40幅当代摄影经典作品,介绍部分大屠杀遗址及当代犹太人文化等,计划展出一个月。
此外,1月27日晚至1月28日凌晨,北京犹太人侨民纪念碑将与以色列驻华总领馆合作举行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主题投影活动,将We Remember(我们珍视)字样投影在纪念碑的建筑外墙上。据了解,以色列驻各国使领馆也将同步举行投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