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上海雕塑 上海3D打印 美陈制作 广告道具 浮雕制作 道具制作 橱窗展示
联系人:韦经理
邮 箱:1156743471@qq.com
电 话:155-8880-8889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纪鹤公路5348号北3层
新材料是信息、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各产业转型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了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由超过20个发达国家或新兴国家出台了同新材料产业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同新材料产业相关的各类科研和产业计划已经超过100项。
在我国,新材料产业是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总产值从2010年的0.65万亿元快速发展到2016年的2.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新材料产业涵盖的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应用、市场现状差异极大。世界不同国家新材料的发展战略、优势领域甚至统计范畴都存在较大差异。据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显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方向。
五大发展热点
气凝胶:爆发式增长可期
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材料):值得开始关注
目前各类塑料仍然在所有3D打印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尼龙的市场规模最大;ABS树脂技术成熟、型号丰富,应用最为普遍;从玉米淀粉、土豆等生物质中提取的聚乳酸(PLA)则因其绿色环保的优势也逐渐推广;光敏树脂独特的选择性固化性能使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此外各种陶瓷、金属粉末也有少量尖端应用。尤其是金属粉末,虽然销售数量较少,但高昂的价格使其占据了所有3D打印材料销售总额的80%。随着3D打印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还需要探索更多不同性能的3D打印材料,例如聚醚酰亚胺(PEI)、聚芳醚酮(PAEK)、碳纤维增强材料、硅胶、石墨烯等。在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就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等高品质金属粉末,高分子聚合物,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氮化铝、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以及细胞/材料复合生物“墨水”等生物增材制造材料。这些方向都是我国3D材料产业的投资机会。
石墨烯:亟待产业升级
但中国石墨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极大隐忧。一方面是低端化、同质化问题严重。一些生产线号称有数百吨的生产能力,但大都是均匀度差的多层、粉体产品,很难找到市场,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不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全国石墨烯粉体原料产能已达7000吨,可实际产量在100吨左右,投产率仅为1.4%。
未来我国的石墨烯产业究竟会如预计一样引领全球,还是如同当年的光伏产业一样昙花一现,其关键在于产业发展能否快速由目前的“量变”切换为“质变”:在上游开发CVD等高端生产设备,防止以往集成电路、精密加工等产业被卡脖子的窘境;在中游攻关大尺寸、单晶、单层、高均匀度的石墨烯产品及其储存、转移技术;在下游继续致力于导电膜、散热膜等产品的实用化,并大力开发在传感器、复合材料、智能服装等领域的新的应用。这些也是石墨业领域未来投资的主要方向。不久前无锡惠山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就明确表示招商时“已经不再考虑石墨烯制备企业”,转而寻求应用开发类项目。
碳纤维:加速进口替代
锂电池材料:竞争激烈
目前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的市场需求尚未满足,而铁基材料接近饱和。目前大量厂商已经看到这一趋势,开始提前布局相关产业。我国共有200多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但厂家产品同质化严重,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则被日韩等国的企业控制。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我国新规划了19个三元锂电池电极材料项目,其中公布了产能数据的16个项目的总产能就达到60万吨,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球正极材料的预期需求。
负极材料的技术较为稳定,仍以石墨类为主,钛酸锂、金属合金、硅碳合金等新型负极材料短期内仍不够成熟。2015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份额前六名的企业依次是贝特瑞、日立化成、杉杉股份、三菱化学、日本碳素和日本JFE,六家企业之和约为全部市场70%。中日企业大致相当。
2015年,全球电解液整体产量为11.1万吨,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电解液产量为6.9万吨,同比增长52.7%。我国电解液产能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多氟多、天津金牛等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中国军团正迅速成长
长期以来,我国材料产业一直给人以低端、落后的整体印象,“低价卖资源、高价买产品”的现象在很多材料领域都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往的研发积累不足、产业发展不充分导致的,因此在一些传统、既有的材料产业更加明显。而新近出现的一些新材料则回避了“补课”的难题,中国材料产业在这些新领域能够甩掉先天不足的包袱,同国外竞争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并且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石墨烯、气凝胶等材料在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国外同步开展。尤其是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已经在专利、产量、企业数量等多个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位置,
美好前景隐藏风险
同其他直接面向产品的产业不同,材料产业自身的发展极度依赖下游的产业应用进展。对各种新材料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期都是基于对其可能的应用场景的判断。因此材料的应用研发滞后、下游应用开发滞后,甚至新型替代材料的出现都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目前的预测难以实现。事实上,目前石墨烯在集成电路、柔性显示等重大应用上还未解决关键性问题;气凝胶要在实际产品中实现实验室理论性能、并进一步降低成本也仍需大量研发工作。未来的广阔市场能否如约而至仍然有待事实的检验。
在另一方面,国内各地“一窝蜂”式的缺乏统筹考虑的扩张产能也会为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尤其是在市场应用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重复建设低端产能更无益于豪赌。有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应当更加关注产品品质的提升、下游应用的开发和上游关键设备的研制,而非对某个热门材料本身的概念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