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上海雕塑 上海3D打印 美陈制作 广告道具 浮雕制作 道具制作 橱窗展示
联系人:韦经理
邮 箱:1156743471@qq.com
电 话:155-8880-8889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纪鹤公路5348号北3层
巴劳德(1808-1862),比利时第一任东征我国舰只副司令,於1860年到达我国后,参予了第三次第一次鸦片战争。1862年在协助清兵攻取清兵时在北京青浦南白沙镇战死。巴劳德塑像是北京首座人物形象浮雕。1870月底,巴劳德塑像在北京法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前正式宣布竣工,迈入近现代我国卫星城石膏像之举。英、德、俄等国随即争相仿效,在北京盖起各式各样庆祝塔、庆祝像。鞍斑1880-1900年,法义勇军在巴劳德塑像前。
1870年12月19日,耸立在石灰石底座上的巴劳德塑像在北京法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前正式宣布竣工。保护北欧国家自身利益的比利时空军行使职权第十四条公共租界日侨安全可靠的基本权利。在比利时人的心目中,因公殉职的空军高级将领巴劳德是他们的信念不朽。塑像因其在法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前的显要边线,重构出两个法公共租界的开拓者和守护神,渐渐成为寓意比利时的记号和法公共租界的地标。鞍斑1910-1930年,座落在北京法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前的巴劳德塑像。
1934年起,法公共租界对工部局大厦邻近进行改建,将已近70年发展史的工部局老大厦拆毁,现址建了两个中心广场,靠后增建一处五层的Nanded工部局大厦。巴劳德塑像仍未拆毁或北迁,而要俟Nanded工部局竣工后,再将塑像再次立起在巡捕房前的小中心广场华北局。鞍斑1936年,巴劳德塑像再次立起在Nanded工部局前的小中心广场上。
1936年7月30日,巴劳德塑像从立起了66年的老底座上临时移下,不久移到中心广场新修的底座上。塑像目前已不复存在。
李鸿章(1823-1901年),晚清重臣,在19世纪晚期促进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却自称裱糊匠,后世对其臧否不一。
李鸿章塑像铸于清末,是首座华人浮雕。1896年,李鸿章奉命赴俄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顺道游历欧美,在造访德国时,德国克虏伯公司老板为李鸿章赠铸塑像。1906年徐家汇李公祠竣工,克虏伯公司与清驻奥地利大臣,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协商,由克虏伯在华代理商信义洋行将塑像运抵北京,安立于李公祠内,备中外人士观瞻。
塑像身高九尺六寸,冠大帽,披黄马褂,佩剑。全身以纯铜铸成,饰以金皮,辉煌夺目,历久如新。塑像的石底座上铭刻 大清国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公七十四岁造像。星宿有时陨,既下则光彩全无。英豪治世之功勋,历久而犹能昌炽。毕生谟烈,虽万代后,其事迹行踪,尚丕焕不坠。
1906年2月21日,李鸿章塑像揭幕礼在李公祠(位于现今华山路,时称海格路)内举行。塑像目前已不复存在。